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余额宝成立以来首降托管费,投资者每年可省8000万元

  背后是收益率创新低  降费的风终于吹到了货币基金上。  作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国民级货基”,天弘余额宝近日抛出成立以来首次托管费下调方案:9月23日起,托管费年费率从0.08%降至0.07%,以7932.19亿元的最新规模估算,每年可为投资者省近8000万元。

  背后是收益率创新低

  降费的风终于吹到了货币基金上。

  作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国民级货基”,天弘余额宝近日抛出成立以来首次托管费下调方案:9月23日起,托管费年费率从0.08%降至0.07%,以7932.19亿元的最新规模估算,每年可为投资者省近8000万元。

  但这一动作背后,是货币基金收益率的持续承压。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全市场937只货基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仅为1.24%,较去年同期降0.38个百分点;其中,天弘余额宝收益率跌至1.02%,创成立以来新低;更有产品因收益太低触发合同条款被动降费。

  当前,已有超过50只货基加入降费阵营,监管亦推动货基销售服务费上限下调。而对于投资者而言,天弘余额宝上述降费举动并不是终点。在收益下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场降费潮能否让货基重拾吸引力?

  货币基金接力降费

  据天弘基金公告,旗下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自9月23日起调低托管费率并相应修改相关法律文件。具体来看,天弘余额宝的托管费由年费率0.08%调低为0.07%,调整后该基金的管理费率和销售服务费率保持不变,分别为0.3%、0.25%。

  此次为天弘余额宝自2013年成立以来首次下调托管费率,其综合费率由0.63%降至0.62%,整体降费幅度有限。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天弘余额宝的规模为7932.19亿元,是目前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

  若以当前规模估算,此次费率下调预计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约近8000万元投资成本。从实际费用支出看,该基金上半年托管费支出为3.15亿元。不过,这部分费用主要由基金托管方收取,一般而言,基金托管人由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担任,实际业务开展中,银行占的份额最大。

  第一财经注意到,近来还有多只货币基金也陆续官宣下调相关费率。如国新国证现金增利将管理费率由0.3%降至0.2%、托管费率由0.1%降至0.07%。易方达保证金则公告,自9月26日起将管理费年费率由0.2%调低至0.15%,托管费年费率由0.08%调低至0.05%。

  对于调整费率的原因,相关公告普遍表述为: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降低投资者的理财成本”。在业内人士看来,货币基金降费与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整体下滑有一定关系,降费让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减免费用提升客户收益,是货币市场基金提升自身吸引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位券商分析人士认为,在收益率不具备吸引力的时候,管理人需要通过其他优势来吸引客户配置货币基金。

  另一方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货币基金降费与监管积极推动降费也有一定关联。今年3月,就有头部基金公司人士向第一财经透露,货币基金等费率相对较高的产品或将陆续实施降费。

  9月初发布的公募基金行业销售费用改革相关规定的征求意见稿更明确,货币市场基金的销售服务费率上限由每年0.25%调降至0.15%。据第一财经测算,货币市场基金贡献了公募行业超七成的销售服务费,而新规下近半数货币基金需做调整,涉及规模超过9万亿元。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多只货币基金陆续加入降费大军。据第一财经初步统计,截至9月24日,年内已有26家基金公司旗下的56只货币基金产品(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已经下调了管理费或托管费。除了前述公司外,还有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大型公司。

  那么,接下来是否会有货基大军加入这一阵营?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目前暂无主动降费计划,部分公司称将结合监管要求与渠道沟通后统筹安排。华北某基金公司人士告诉第一财经:“目前没有自主调降的打算,主要还是匹配监管要求。”不过他也认为,随着监管引导深化及市场竞争加剧,货币基金费率下行趋势或将延续。

  多维度冲击引连锁反应

  今年以来,货币基金收益率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趋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全市场有数据的937只货币型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1.24%,较去年同期的1.62%下降了0.38个百分点,整体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从产品表现看,高收益货基数量锐减,低收益群体扩容。当前仅9只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维持在2%以上,仅为去年同期69只的零头;此外,还有107只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低于1%,数量同比增长1.68倍。与此同时,头部产品亦难独善其身,多只千亿元级规模的货币基金年内业绩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以天弘余额宝为例,该产品去年全年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59%。而今年以来,该产品于2月初达到1.57%的年内高位,随后持续震荡走低。进入9月,保持在1%至1.1%区间波动,9月23日的最新七日年化收益已经回调至1.02%,创成立以来新低。

  收益率持续走低不仅影响投资者体验,甚至触发部分货币基金的合同降费条款而导致被动降费。如兴证资管金麒麟现金添利自8月以来就密集调整管理费,9月2日公告下调管理费,3日公告恢复;9月9日与10日、9月16日与18日等多次循环操作。

  9月23日,兴证资管金麒麟现金添利再度公告称,同月21日将管理费率从0.7%下调至0.3%。公告解释称,此举是为了降低每万份基金暂估净收益为负并引发销售机构交收透支的风险。

  据该产品《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中关于管理费的相关约定:当以0.7%的管理费计算的七日年化暂估收益率小于或等于2倍活期存款利率,基金管理人将调整管理费为0.3%,直至上述风险消除,基金管理人方可恢复计提0.7%的管理费。

  第一财经注意到,近来出现类似情况的货币基金不在少数。如长江货币管家、招商资管智远天添利等产品均因上述原因调整了管理费率,并在该类风险消除之后恢复原来的管理费率水平。

  7日年化收益率的下降,或令货币基金的吸引力不如从前,也让部分产品呈现净赎回状态。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在363只货币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中,有154只货基出现年内规模缩水的情况,占比超过四成。

  其中,工银如意的最新规模为377.55亿元,较去年年底的775.88亿元已经“腰斩”;交银活期通、鹏华添利宝、诺安聚鑫宝等产品上半年同样减少了200亿元以上的规模;前海联合海盈货币的萎缩幅度甚至超过九成。

  为了基金的平稳运作,近来也有多只货币基金公告暂停大额申购。如易方达保证金公告称,9月29日起,该产品的C类基金份额和D类基金份额在非直销销售机构暂停个人客户的大额申购及大额转换转入业务,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的上限为100万元。

  对于货币基金的收益下行趋势,一位固定收益分析师表示:“货币基金收益率或继续下行,规模增长或将放缓。”他认为,由于货币基金规模增速与其相对于存款的利差具有正相关性,随着资金及存单利率下行,货币基金收益率或将继续下行,相较于存款收益优势将减弱,货币基金规模增长或放缓或低位运行。

  也有固收分析人士认为,未来随着人民币汇率走强,货币市场利率有望明显补降,从而相对存款利率进一步走低,边际上重新推动资金从货币市场基金回流存款。该人士建议,基金管理人除了做好减费让利的准备外,还应提升公司投研能力,并抓紧建设好客户的生态圈系统、提高客户黏性。

责任编辑:刘德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h9h.cn/25960.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