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原创 马云强势回归,但人们对“阿里再次伟大”并不看好

议事 | 文/邱 林在淡出公众视野多年后,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强势回归,他的直接参与度达到了五年来最强,并期待“阿里再次伟大”。

议事 | 文/邱 林

在淡出公众视野多年后,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强势回归,他的直接参与度达到了五年来最强,并期待“阿里再次伟大”。

今年以来,马云亮相的频率显然越来越高了。从公开信息统计,2024年底以来,马云以各种方式“现身”至少已有10次。去年12月8日,马云罕见在支付宝和蚂蚁集团20周年活动现场致辞,阐述了他对人工智能(AI)的思考,这场演讲也是他近年来首次对外公开讲话。

现在,马云也不止是“刷刷脸”,他对阿里业务的亲力亲为程度,除参与数十亿美元支出决策外,他还要求阿里持续向他汇报集团AI业务发展的最新情况。最近一些有马云印记的业务包括阿里的AI发展,以及与美团、京东的外卖大战。据说阿里砸了500亿元,应对老对手京东杀入外卖市场,马云就是关键决策人。由于马云这一决策直接导致了外卖市场的“三强混战”,阿里、京东和美团的竞争局势进一步升温。

可以这样说,马云这次回归的第一战,或许就是带领阿里正面应对与美团、京东在外卖市场的战争,为他提出的让“阿里再次伟大”打响第一枪。不过,由于他面对的是“红海+监管+利润下滑”三线作战,按照现在的局面,昔日阿里电商基础设施优势已不足以保证胜出。

当然,在阿里的历史上,马云颠覆性的创新,恰恰都是打破常规,选择了艰难且少有人走的路。马云回归后,阿里将投入巨资用于AI和云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马云的AI布局,已经释放出强大竞争力。然而,这些只是让“阿里再次伟大”奠定了一些基础,但人们对“阿里再次伟大”并不看好,因为要这现这一目标,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方面是国内电商市场竞争激烈。拼多多、抖音、京东等平台崛起,腾讯的加入也动摇了投资者信心。阿里在国际业务上一直在亏钱,多个平台组成的杂牌军浪费大量推广费用,且市场份额已被巨头固化,未来扭转亏损局面难度较大。高盛集团称,截至7月,阿里在中国外卖市场占据了43%份额,落后于美团的47%。

另一方面是用户体验下滑。近几年来阿里“流量至上”的思维惯性导致用户体验滑铁卢。其失利的主要源于对用户体验的漠视,背离了用户至上的经营哲学,致使拼多多、抖音等后起之秀能够迅速超越。如客服部门KPI是“减少投诉量”而非“提升满意度”,消费者投诉时易遭遇“踢皮球”,相比之下,拼多多、抖音电商的客服服务更优,这使得阿里用户加速流失。

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互联网红利不再,曾经支撑阿里庞大商业帝国的支柱开始崩塌。如今是AI红利不断释放的时代,行业发展规律与互联网时代不同,阿里的平台基因决定了它需要进行更底层、更彻底的变革,才能实现转型和升级,否则难以找到与当下AI时代同频共振。

更深刻的矛盾在于战略重心的摇摆。当马云要求“All in AI”时,阿里高层却面临着现实的业绩压力:阿里云虽然市场份额第一,但利润率仅为6.5%,远低于核心电商业务的23%。一位接近董事会的消息人士透露,蔡崇信曾在战略会上直言:“我们不能用今天的利润,去赌明天可能不存在的市场。”

如今,马云强势回归的形象,对于支撑“阿里再次伟大”是有利的,但是,能被舆论场支持多久?还难以预测。即使“阿里再次伟大”登上热搜容易,长久维持公众好感却是难事。一旦马云的活跃度下降,阿里是否能稳定维系这一波股价的欣欣向荣。

对于一个公司而言,究竟是马云的光芒更重要,还是企业的实际成绩更能说明问题?从企业角度来将更多关注从人身上转移到产品上,也许才是长远之计,但目前阿里的节奏似乎仍过多依赖马云的影响力。这样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发展之间,隐藏着更深的危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h9h.cn/25460.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